1、判断题 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中心环节是
A.创办乡镇企业
B.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判断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 ]
A.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惟一途径
B.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要求
C.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D.调动农民积极性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3、判断题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上图所反映的思想理论指导了哪一场革命运动的发生(1)?这场革命运动推动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表现有哪些?(3分
)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1分)请概要指出这场运动的意义。(3分)
材料三 来源:91 考试网?……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
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
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毛泽东
(3)材料三出自毛泽
东的哪篇文章?(1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材料四

1992年1月26日《深圳特区报》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材料三 、四两
位伟人的共同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4分)?
4、判断题 中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2分):
材料一?几千户,上万户并为一公社,实行统一核算。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无偿地占有公社的物资、土地和劳动力。上行下效。结果是国家共了集体的产,公社共了队的产,穷队共了富队的产。公社实行供给制,助长了平均主义。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都作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 1958年丰产未丰收,农业总产值只比上年增长2.4%。粮食、棉花比上年增产,而生猪头数下降5.8%,大牲畜头数下降到1952年水平。1959年就全面下降了,主要农产品全面大幅度减产。全国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6%,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1960年,农业继续大幅度减产,总产值比大幅度下降的上年又下降12.6%。粮食和棉花产量均降到1951年水平。结果造成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非常困难。?
——《改变中国》
材料三?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现行的生产责任制群众满意或经过改进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允许继续实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四?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弊端(4分),并简要分析其危害(4分)。?
(2)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推广包产到户形式责任制的过程中仍存在哪些不足(4分)?这些不足的存在,主要说明了什么(2分)?《通知》对推广这种形式责任制有何作用?(2分)
(3)比较材料一与材料四,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做了哪些调整?这种调整有何作用?(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