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为倡导“文明开化”,日本政府派出了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其成员不包括( ?)
A.大久保利通
B.高杉晋
C.伊藤博文
D.岩仓具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871年12月23日,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内阁顾问兼参议木户孝允、参议兼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和参议兼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的“欧美使节团”离开横滨前往美国。半年以后,转向欧洲,途经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俄国等,历时一年零九个月。因此B不包括在内。
点评:岩仓使团大规模出使西方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日本敢于大胆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与理念,促进日本明治维新后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成为亚洲强国。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击败俄国,震惊了整个世界。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英国学者韦尔斯在研究日本发展的历史时这样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促使日本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即完成了历史的重大跨越的最根本因素是(?)
A.门户开放,受西方国家的影响
B.推翻幕府统治,扫除封建障碍
C.明治维新,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发动战争,开拓海外殖民市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迅速崛起为东方强国。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日本在明治政府时期对待世界文明的态度表现为( ?)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②翻译西方著作
③许多政府官员提出“脱亚入欧”④生活习俗的西化
A.①②④
B.②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文明开化”的表现,①②③④都表明日本积极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倡导“文明开化”。
点评:2009年高考福建文科综合卷选考题就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中晚期,中、俄、日三国都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柏利在1800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中册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1682--1725年在位的彼得一世,采纳西欧模式,对俄国进行彻底改革。1697-1698年,他率团往德、荷、英考察,学习其政府管理模式和军事技术,大量招募外国专家为俄国服务,对军事、行政体制和生活方式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强制剪须割袍即是其改革的戏剧性一幕。彼得下令:除神职人员外,一律禁止留须,他甚至亲自将贵族的胡子剪掉,还在宴会上亲自剪短贵族的旧式长袍,规定只穿西欧式的短袍。改革引起包括其子阿历克基在内的一些人的反对,几经犹豫后,彼得将儿子处死。“?他通过各种方法急切地把一种新的文化强加于俄罗斯,从而为他的帝国确定了未来性质?由于他的努力,俄国显然摆脱了孤立的状态?此后,俄国的历史成为欧洲史的一部分,并愈益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有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1898年夏,他颁发了一系列的改革法令,被称为“百日维新”。
请回答:
(1)从当时日本的外交政策角度,说明材料一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1分)“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百日维新”中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3分)。与俄、日相比,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1)闭关锁国政策。(1分)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富国强兵。(2分)
(2)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2分)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2分)
(3)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2分)都向西方学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方面;(2分)改革成效显著,国力增强,摆脱了封闭与孤立状态。(2分)
(4)措施:设立新式学校;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西式军队。(3分)
不同:未涉及政治制度改革。(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前者包括后者 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
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 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