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两年前爆发的欧盟主权债务危机引发全世界的担忧。大约在21年前有一份条约的签署则鼓舞了整个欧洲。这个条约是:
[? ]
A、《华沙条约》
B、《巴黎条约》
C、《罗马条约》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C.仍然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
D.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不能……但是……”等关键信息可知,美国并没强调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没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而是愿意与中国改善关系,所以答案选D,而不选A、B。材料并没有提到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所以不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权威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观念在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为根本的体现是在?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为核心的宪法体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权威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再依据题干要求“最为根本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要求“最为根本的体现”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4分)观察并比较唐代、宋代书院分布图,然后回答问题:


宋代与唐代书院的分布相比,有哪些特点?(6分)说明了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宋代书院的特点。(4分)
参考答案:(14分)
分布特点:一是分布范围比唐代明显扩大,广西、海南都有了书院。(2分)二是数量猛增,书院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了几大密集区。(2分)三是发展极不平衡,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北方四省书院很少。(2分)
说明:宋代书院教育比唐代有很大的发展;(2分)文化重心明显南移,江南取代中原成为教育与学术的中心。(2分)
书院特点:是宋代的学校类型之一,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是传播理学的重要阵地;以私人主办为主;重视道德教育,重视自学和讨论。(每点2分,答对2点给4分)
本题解析:第一小问观察唐代、宋代书院分布图,从分布范围、区域、数量等方面比较宋代书院比唐代书院的分布特点。第二小问通过比较可知,宋代书院教育比唐代有很大的发展;宋代文化重心明显南移。第三小问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教育事业上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改革学制
B.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
C.学校将德育放在重要地位
D.搞好学校硬件建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A.改革学制、B.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C.学校将德育放在重要地位、D.搞好学校硬件建设,以上都属于教育发生的变化,四个变化相比较而言,最大的应是教育对象的变化,教育对象更广泛了。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能总结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1)发展历程:①建国初期,开创基业,奠定了现代教育的基础,教育事业初具规模;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道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③“文革”期间,教育事业遭受挫折;④改革开放新时期,迎接挑战,各类教育取得辉煌成就。
(2)经验教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从基本国情出发;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