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王沔(音miǎn),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根据题目信息,材料中的“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可知涉及到的官职有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可以推论出是宋朝的部门枢密院、户部、丞相。汉朝没有枢密院、户部,唐朝和清朝没有参知政事,所以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2分)美国“边疆学派”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现代化历程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从现代化的角度对中英疆界观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3分)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传统的疆界观导致了清王朝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丧失了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落后于西方,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3分)。
与之相反,18、19世纪英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3分)。在工业化时代,这种疆界观有利于英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由此可见,英国的疆界观促进了其现代化进程。(3分)。
本题解析:本题题型比较新颖,以历史图片的形式,用比较的方法考查现代化史观,有一定难度。根据题干图片信息“18~l9世纪清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和“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图”,仔细观察图片,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评价中英两国的疆界观。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可以作如下评析:A.?18~l9世纪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是“封闭的”;?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传统的疆界观导致了清王朝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丧失了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落后于西方;?从而,中国的这种疆界观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B.?18、19世纪英国的疆界观的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是“开放的”;?在工业化时代,这种疆界观有利于英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从而,英国的这种疆界观促进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等。 考点:历史史观·现代化史观·评价中英两国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进程模式·农耕文明下“封闭的”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模式·工业文明下“开放的”英国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提出并全面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周恩来
B.叶剑英
C.邓小平
D.江泽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提出了该构想。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共22分)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家观念与现代民族意识形成,爱国主义随之产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成王时代,“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内服与外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