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当今中国青少年喜欢看日本的卡通画册,穿印有米老鼠的衣衫,吃唐老鸭泡泡糖……就连含高脂肪、高糖分的美式快餐,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传统的国度也“所向披靡”。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迅速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
D.各种文化传播工具的丰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日本的书通画册,美国的米老鼠、唐老鸭及美式快餐在中国流行,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 教材115页
材料二?作为世界性组织,保证了国际贸易的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 10倍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从什么事件开始的?(2分)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分)
材料三


(2)材料三中,图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2分)图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2分)
(3)材料三中,图三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2分)
参考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使用;两极格局的结束;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2)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3)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造成贫富分化加剧;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对待:积极顺应全球化,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本题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全球化的开端的重要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加速,主要原因有一下因素构成:科学技术;两极格局的结束;市场经济的确立;新型交通工具与通讯手段的发明等(2)图示和上面的英语可以看出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它的出现使世界的贸易联系不断地增强。图二中的一种商品全球参与生产,反映了生产领域里的全球化趋势。(3)材料三出现的是反全球化的现象,原因可以结合教材回答。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应该认识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待全球化,我们要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最主要的是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让全球化不仅为发达国家,也为发展中国家服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回答以下问题:
(1)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愿?说明什么问题?
(2)明清时期,为维护台湾领土主权和祖国统一进行了哪些斗争?
(3)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
(4)现阶段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如何形成的?
参考答案:(1)意愿:思念故乡,渴望祖国统一。
说明: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4分)
(2)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2分)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4分)
(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败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6分)
(4)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的方针。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6分)
本题解析:此题以于右任的诗词为情境,考查台湾问题及海峡两岸关系。解答(1)主要结合于右任的诗境进行回答。主要说明了思念家乡的愿望,表达了渴盼统一的情怀。(2)联系明清时期史实答出维护领土主权和祖国统一的斗争,可以列举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内容。(3)结合教材内容答出史实,主要是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争等相关内容。(4)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主要从一国两制形成过程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台湾尚未和祖国大陆统一。但是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21世纪,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
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④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中“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看出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因此①②③都对。这之中包含了日本无视历史,摆脱雅尔塔体系束缚的企图,因此④错误。故选B
点评:日本在战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无视历史的行为值得我们警惕。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理解分析材料。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访华,与中方洽谈合作事宜。在谈判中,美方提出来一个中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英语词汇“joint venture”并将其解释为“合资经营”。墨菲解释说:“简单地说,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个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这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若要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是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中方对此感到新鲜有趣和增长了知识,同时又认为,尽管对方说的有道理,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美方提到合资经营就好比是“结婚”、“建立共同家庭”,就更不可思议。中方代表团将谈判内容上报中央后,邓小平作了“合资经营企业可以办”的批示,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获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80年4月,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如北京航空食品公司,北京长城饭店公司。
——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中方代表最初认为美方“合资经营”的提议不可能实现。(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创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作用。(7分)
参考答案:(1)“文革”结束不久,仍受“左”的思想禁锢;长期封闭,缺乏信任,对国际经济发展状况缺乏了解。(5分)
(2)引进了国外的资金、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促进了国内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带来观念改变,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7分)
本题解析:(1)结合时间可知当时人们对新鲜事物尽管觉得有趣但还是觉得不可能实现,在于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文化大革命和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还依然存在;再有就是长期奉行一边倒,以及主动关门,使得对西方经济发展形势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当时的中方代表认为合资是不可能的
(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资金、技术、观念等方面加以考虑,即引进了国外的资金、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促进了国内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带来观念改变,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1979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颁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