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言外之意是戴高乐
A.反对布雷顿森林体系
B.对《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持保留态度
C.不满意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D.对两极格局不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信息1963,联系戴高乐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的信息,可知戴高乐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故C项正确;ABD与戴高乐主义和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代重大史实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礼,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B正确;唐胥铁路开通于19世纪80年代,A错误;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C错误;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发表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D错误。
点评:该题考查内容非常广泛: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报刊业的繁荣、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社会习俗的变化等。准确识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是解题的钥匙。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 锑
| 锡
|
生产量
| 输出量
| 输出占生产%
| 生产量
| 输出量
| 输出占生产%
|
1933
| 11290
| 11170
| 98.9
| 8492
| 9611
| 113.2
|
1934
| 13833
| 13450
| 97.2
| 8132
| 6442
| 79.2
|
1935
| 15185
| 14186
| 93.4
| 11009
| 9180
| 83.3
|
1936
| 14338
| 13168
| 91.8
| 12954
| 11260
| 86.9
|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表中锑锡的出产量达到近百分之九十,说明中国锑锡生产主要是用于出口,满足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中国近代工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国两制”的构想具有法律意义,是因为?()
A.这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必然选择
B.香港、澳门实现了平稳过渡
C.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
D.由宪法规定,经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我国人大是全国最高的权利力机构,是立法机关,而“一国两制”这—构想在1982年宪法中明确规定,在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得以通过,故它具有法律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幕;(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
材料二
阅读后请回答:
(1)新近当选的日本鸠山首相倡议建立类似欧共体的东亚共同体。请根据材料一,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当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欧共体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共体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济区域组织纷纷建立,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内: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对外: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2)发展趋势是:规模不断扩大,成员国不断增加。由最初六国增加到2004年的27国;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发展。
(3)经济上: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政治上:促进了欧盟各国团结,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对世界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冲击美国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
(4)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