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 ]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以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二:“……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争端应在此基础上予以解决,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准备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实行这些原则。……”
—— 摘自《人民日报》1972年2月28日

(1)材料一是周恩来总理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同时期中国还取得哪些主要的外交成就?(3分)
(2)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哪项外交成就?同时期中国还取得了哪些重大外交成就?(3分)
(3)材料三中的图片所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建树,中国与图标代表的组织关系怎样?新中国还积极参加了哪一地区性国际组织并于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了该组织的会议?(2分)
参考答案:(1)万隆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分)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分)
(2)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
重返联合国(1分),中日建交(1分)
(3)中国与俄罗斯一同领导创立该组织并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该组织的活动;(1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此时“中美关系的改善”表现为
[? ]
A、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上海公报》
B、两国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
[? ]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1972年尼克松访华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2009年奥巴马访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89年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要“有所作为”。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的主要体现有?
①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②与台北、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④稳定人民币汇率制止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恶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