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国际背景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
(2)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出现两极格局,新中国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11年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资金、方式、分布、管理以及援外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对外援助的原则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与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密切相关
C.中国坚持平等互利,注重实效,与时俱进
D.对外援助主要是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并结合图示可知,中国援外主要针对亚非拉地区,仅非洲就占了将近一半,这反映了对外援助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虽正确,但不合题意。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当前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意识形态问题
B.人权问题
C.台湾问题
D.贸易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 ]
A.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B.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站在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一边
D.站在苏联一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出访美国的第一位中国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陈毅
C.邓小平
D.方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