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增强企业活力
B.发展乡镇企业
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实行按劳分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84年10月,有两个在80年代初还受批评的观点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有一个是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此时,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不包括 (? )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B.经济手段不是中西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C.以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心
D.指令性计划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调节手段。故C不正确。
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启了中国伟大的改革进程,高考命题往往站在这一角度,要求学生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联系密切,高考试题一般从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模式两个角度要求学生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后企业的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右图邓小平的题词,肯定了

①深圳的发展和经验
②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
③强调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