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 年安徽凤阳的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2、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和美国也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对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或干预?
B、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强调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C、两个不同时期的改革都体现了国家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必须依据时代和国情的需要?
D、美国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说明其民主政治使其政府决策出现多变性
3、判断题 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
①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 ]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与之对应的关键词是?
[? ]
A.“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民工潮”
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
D.“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民工潮”
5、判断题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会将它评选的世界风云人物放在它的封面上,右图是1985年的封面人物,英文标题为“远离马克思”, 该杂志以此为题可能主要是关注中国的

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政治体制改革
D.“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