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请为下列一组新闻图片选择一个最贴切的主题?

[? ]
A.破冰之旅
B.一国两制
C.走出冷战
D.对外开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79年4月3日,新华社发电指出,“鉴于国际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决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这反映出
A.中苏关系已经完全破裂
B.中国已转向与美国正式建交
C.中国外交走上独立自主
D.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79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再续签说明中国已经由建国初年实际执行与苏联的结盟政策转向真正奉行不结盟政策,它实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答案选D,A 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项表述与题意无关。
点评:独 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是中国所积极倡导和实施的方针,建国初与苏联的结盟政策仍然是执行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建国后的重大外交活动的考查是高考中的热频考点,具体涉及到以下三次重要行动,①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③1955年参加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即万隆会议;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⑤中美建交,这几次重大外交活动是中国建国后的成功外交,对中国外交事业有深远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71年中国得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美国遏制与封锁中国政策的失败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处理国家关系时“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最主要原因
A.苏联渐趋解体
B.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D.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和苏联政局动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邓小平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是为了减轻国际压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故选D。ABC都是背景,不是原因。
点评:80年代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如何在不断地变化的国际形势中保持自己的稳定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经济的环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邓小平此时提出了我国外交的韬光养晦的策略,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它使我国在国家外交中不仅保持了游刃有余的状态,而且抓住了时机,加快发展了自己,对于我国的建设的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