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四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②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
③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④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谈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讲了个大有希望,不是‘中有希望’,更不是‘小有希望’……几亿劳动群众,工人农民,他们现在觉得心里通畅,搞大跃进。……这一干起来,今年粮、棉差不多增产一倍……钢铁可翻一番……明年粮食总产量可能超过一万亿斤,钢铁明年可能超过两千万吨。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赶上英国。十五年计划,两年基本完成。谁能料到?这就是群众的干劲的结果……”——1958年9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1)从材料一中看,毛泽东是基于什么认识发动了“大跃进运动”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毛泽东的认识有何依据?这场运动为什么会酿成一场灾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
——张先亮《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节选自《邓小平文选》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邓小平是基于什么认识作出了对外开放决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处理好哪两对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认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力量大。依据: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原因:过于夸大人的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破坏了生产力。
(2)世界经济国际化分工和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国后前30年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
(3)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人的主观作用与客观经济规律的关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阅读1926年一1949年间毛泽东职务变化的简表

请回答:
(1)阅读①、③,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导致毛泽东“辞职”和“撤职”的党内政治倾向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②、④,毛泽东的两次“任职”反映出上述政治倾向的结局如何?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概述毛泽东两次“任职”后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历史性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新中国崭新而漫长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程。假设你是一位《人民日报》的记者,亲历了1949一1954年间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火热时代,你会如何报道这一时期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2)八七会议结束了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领导中央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3)答案要点要包括以下四点: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建国后,全党于1957年又进行了一次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提前进入社会主义
B.纠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左”倾冒进的错误
C.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D.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中国共产党的)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
[? ]
A.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实行战略转移,开展长征
D.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