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这从根本上说是
[? ]
A.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外向型经济形态的需要
C.由于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D.建立皇军的必然结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末,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是为了( )
A.实现其“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B.加入帝国主义侵华的行列中
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为满足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日本明治维新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天皇专制政权,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1894年日本发动了大规模侵华的中日甲午战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枢轴,几百权利皆由来于此。”依此原则,1889 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
材料二? 关于议会、内阁,该宪法规定:“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伊藤博文说,内阁“一方面对君主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有同样责任”。
材料三?“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别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究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其大权。”
材料四? 宪法只涉及有关帝国政治的大纲目,其条文应该简单明了,并且能够顺应将来国运的发展而伸缩自如。
——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89 年日本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1889 年日本宪法中的帝国议会和内阁各有什么权力?这种权力与天皇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1889 年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二、三,1889 年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上述材料,评价1889 年日本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具有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
(2)“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参与天皇立法。内阁拥有行政权,对天皇负责,也对议会负责。
(3)天皇虽然有最高权力,但具体行使三权“整个机体”中某一权利时,必须经过其他机构“辅翼”。不如此“则无法表明国权。”这是用一种分割的办法来限制天皇权力。
(4)天皇的职能具有双重特点:无限的权威和一定限度的权力。原因:日本是在;为稳定全国政局,巩固维新成果,立宪者需要天皇具有无限的权威;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这种变化,国家的政治体制必须近代化,要对天皇的权力有一定的限制。
(5)是一部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式宪法,含有三权分立的原则,但具有绝对权威和很大的权力。对当时的日本来说,这部宪法只会使日本走上专制主义的道路。这部宪法不仅保证了日本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性质,而且使日本挤进了世界强国之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872年日本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文部省把大力发展小学教育,把普及国民义务教育作为实施《学制令》的首要任务,并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并规定要开办工(机械、矿山)、农、水产、商业等10种实业学校,用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1879年颁布了《教学大旨》突出强调日本文化教育的宗旨在于根据祖宗的训典,形成忠孝仁义的思想品德。《教育救语》则要求臣民“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
材料二?俄国1863年的《大学章程》和1864年的《初等国民学校章程》和《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等教育章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办各类实科学校,二是开办古典文科中学、陆军幼年学校和教会学校。沙皇政府规定,只有在古典文科中学毕业的学生才能升入大学学习。古典文科学校的教育,是使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古典学科上,修业期长达八年。实际上学生都是贵族的子弟。陆军幼年学校是专为帝俄军官和贵族子弟设立的,这类学校注重军人纪律、强调尚武精神,重视“忠君”“爱国”思想的培养。与此同时,沙皇还保留了教会学校。此外,在1864年的《初等国民学校章程》中就明确规定,神学在各类学校教学科目中居首位,僧侣有担任教师的优先权。
请回答:(1)据材料概括俄、日教育改革的异同点。(8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俄、日教育改革对两国的影响。(7分)
参考答案:(1)同:重视实业教育、忠君报国思想教育和军国主义教育。
异:日本重视普及国民教育;俄国教育受封建神学影响较大。(8分)
(2)俄、日都重视实业教育,有利于培养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需要的实际有用的人才,促
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助长了军国主义思想。(7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日本和俄国都十分重视把教育,同时二者的教育都保留了军国主义的内容。二者教育的不同点在于是否重视实行国民教育。(2)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二者通过教育同促进了本国的国家的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教育的军国主义化也带来了侵略扩展等严重的问题。
点评:近代日本的明治维新十分重视教育,引进西方的科技,培养人才,这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是日本迅速的摆脱了殖民地化的状态,走向了扩张之路,成为了强国。俄国的教育和日本的教育作用类似,又是在推动过国家发展的同时军国主义盛行,对外扩张给邻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使三国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其相同的政治原因是
A.政局稳定和国家统一
B.资产阶级政府对外扩张
C.封建势力被推翻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内战后,德意志统一完成后和日本明治维新后,资产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B项是经济发展的结果,C项不符合史实,德、日两国都保留了封建残余;D项是题干出现的社会原因,而A项才是其相同的政治原因,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