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③十二月党人起义 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1860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6分)
(2)材料二康有为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的政治措施与其相比有何差别?(1分)说明了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俄中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3分)
(4)材料三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2分)材料四俄罗斯改革的特殊性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2分)
参考答案:
(1)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农奴制度的阻碍;工农运动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民主革命思潮动摇沙皇的统治;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社会危机 。(答对3点即可得6分)
(2)主张: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分)
差别:只有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改革。(1分)
说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分)
(3)俄国侧重解决内部机制,重点废除农奴制;中国侧重解决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3分)
(4)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2分)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为封建军事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或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2分)
本题解析:(1)本题实际上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回答时首先要分析材料“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及所学归纳面临的社会问题
(2)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的 政治主张及其实践活动以及主张与实践之间的差别和原因。从材料“……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可知其主张。联系戊戌变法的内容可归纳其差别。从阶级力量对比分析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中俄两国在进行改革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差别。依据所学可知,尽管两国都是落后的国家,但俄国主要是内部农奴制的危机,不存在威胁国家独立自主的问题;而中国不仅内部矛盾重重,经济落后,而且外部遭受到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面临双从任务:救亡与发展。
(4)本题主要考查两国的改革对两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我们知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无可奈何的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意义重大,因为“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而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一个封建军事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或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的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改革往往有一定的联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外战争的失败是俄国在国内实行改革的根本原因
B.对外战争失败后,俄国国内改革受到外来势力的干预
C.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社会发出要求变革的呼声
D.日俄战争的失败再次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促使沙皇政府实行地方自治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C.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D.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项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上的目的、意愿,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因为农奴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维护封建地主利益,但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市场和自由劳动力等条件,这是客观上的作用,故D项正确。
考点: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点评:解答历史选择题,我们经常会遇到“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观目的、客观作用”的限制词一定要特别的谨慎,要区别主观与客观。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