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庆历新政”的内容不包括
A.严格官吏升迁考核制度
B.限制官僚子弟及亲友通过恩荫做官
C.推行市易法
D.裁并州县,减轻徭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宋人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及其理由。(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在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2分)
参考答案:
(1)评价及理由: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4分)
(2)问题:免疫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4分)
(3)史料价值: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北宋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 (南宋时)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说明 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
(2)根据材料信息“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 “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说明免疫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原因是王安石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
(3)考察对史料的理解。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历史史料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话本可以归为文献史料一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是话本属于文学艺术作品,带有主观性,不是第一手史料,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王安石变法中涉及国家对民户管理的措施是
①保甲法②募役法③市易法④青苗法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与发展农业生产无关的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
D.免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
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说学知识,保甲法是: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以此来加强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军事储备。结合材料“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可知,王安石的目的是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王安石的“强兵之法”可以通过列表法来归纳掌握
保甲
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
设军
器监
监督制遗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
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
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
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