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3-15 20:08:47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由此 可知( ) 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 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 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
2、综合题 (25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堕。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⑴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拨的标准是什么?(6分) ⑵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6分) ⑶材料三和材料四中说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简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的影响。(13分)
3、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评价第三帝国。(6分) (3)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第三帝国政治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和挑战?(4分)
4、选择题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
|
5、选择题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统一的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皇帝及中央机构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