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3-15 20:08:47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由此 可知( ) 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 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 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的信息可以看出,参与军机的大臣原本属于丞相管理,后来才与丞相(文官之首)分开并立,此特征符合宋代为分割相权而设立的中央军事机构枢密院,故选B;A 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清代没有丞相。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的集权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5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堕。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⑴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拨的标准是什么?(6分) ⑵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6分) ⑶材料三和材料四中说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简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的影响。(13分)
参考答案:⑴血缘、门第。(6分) ⑵打破血缘门第束缚,以德行、学识选拔人才。(6分) 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6分) 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7分)
本题解析:⑴标准:这一题考查学生从材料里面准确提取信息并进行正确解读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可知这是指的贵族政治下,按照血缘和家族门第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所以标准就是血缘、门第。 ⑵由材料二中的“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学通行修,经中博士”、“明达法令”、“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选拔的标准是德行和学识,即德才兼备;与材料一中注重血缘和家族门第的标准相比,应该是打破血缘门第束缚,以德行、学识选拔人才。 ⑶由材料三中的“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以推知材料三指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由材料四中的“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得第之人”等信息可以得出材料四所说的选官制度是指的科举制。影响: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以从与以前九品中正制相比较、读书与做官的关系以及加强统治等角度说明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还有必要谈到对后世的影响。即在当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而言,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世卿世禄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 (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评价第三帝国。(6分) (3)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第三帝国政治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和挑战?(4分)
参考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 (2)政治方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特务统治等。(2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2分)评价: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西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2分) (3)冲击与挑战: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2分)20世纪初期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本题解析:(1)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体制、经济重心南移以及选官制度变化的角度进行回答。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政策以及对外关系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实行海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等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属于评价试题,作答时候要围绕“全球史观”的角度从“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角度进行评价。 (3)依据问法中时间“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并结合中国当时面临被列强瓜分的政治局势从中国各个阶层探寻救国途径从“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以及20世纪初期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选官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时期政治·内阁制和军机处;古代中国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