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宗法制是通过分封制表现出来的,分封制也是严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缘关系来实行的,伯禽是周公的长子,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所以D项错。另外,判断大宗和小宗的依据是“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同时,周天子是绝对的大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在某诸侯国内部,诸侯国的始祖是大宗。由此判断可知,A、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主要是因为梭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约公元前7世纪,希腊的君主制被贵族集体当政的国家体制所取代,雅典的贵族政治也是这个时候确立的,故A项不正确;贵族政体下的雅典,实行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故B项不正确;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把国家引上了民主的轨道,故答案选择C项。D项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措施。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可以看出所有事件的决定权、法律和是非的标准都是皇帝决定的,所以突出体现了权力高度集中,所以本题选D,A、B、C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皇帝制。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钱穆认为:“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 ( )
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
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汉到宋反映了中国古政治体制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因此B项错误。C项是从军事角度而言与材料不符。D项从镇压地方而言三者没有本质差别。到宋时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经验教训分化事权地方所有大权集中于中央这样体制弊端致使出现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答案为A。
考点: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趋势
(1)演变: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②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
③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分割王国;同时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④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⑤北宋派文官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⑦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趋势:
①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②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3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每点2分,共4分)
(2)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2分);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1分)
(3)措施及具体内容:分封诸侯王国。(1分)
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2分)
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2分)
本题解析:(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此问题难度一般,只要对两个阶段的基本知识进行一下梳理,即可回答,主要差别是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此问较为简单,抓住两条线,一条是地方管理体制的变化,一条中央管理体制变化,即地方管理体制上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提炼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问要求依据材料三,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本问相对较难,充分利用材料,分析有效信息即可回答,措施及具体内容为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从而引起的后果是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模板《古代中国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