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A.心既理也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D.“私欲”是指
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这可能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A.“大一统”思想
B.“君权神授”
C.“天人合一”
D.“三纲五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然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这种现象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A.洋务运动全面展开
B.中西文化交流广泛
C.中国步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上海、青岛是著名的对外窗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保存大量的西洋式建筑”可知,当时有大量的外国人在此居住,这反映出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在中国经商、居住、传教等,这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突出表现,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1)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3)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定《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奏国歌,升国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那么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源自下列哪一部电影的插曲
A.《渔光曲》
B.《风云儿女》
C.《开国大典》
D.《定军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电影事业的发展
(1)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进步电影。(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风云儿女》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现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4)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许多影片获得国际大奖。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从“醍醐灌顶”“注重养生”“三纲五常”中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
①佛教?②道教?③墨家?④儒教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