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青藏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中共七大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届二中全会未涉及西藏问题,排除①;1954年宪法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地区也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88年《申报》记载:“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觉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于是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上述材料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开始出现
C.近代工业兴起,出现了女性争聘女工风气
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世纪晚期,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些企业开始招聘女工,妇女“人争趋之,相与连袂随裾,或行逐队以去”,竞相应聘,故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唐太宗说:“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反映出
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心存百姓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相关知识点。由材料中的“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 ”,可知,唐太宗关系百姓生活、心存百姓的思想。所以推论出D选项是正确的。其他的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D项是最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的,应该把ABC项排除。所以选择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3个小问,共12分)
曾经百年梦,今朝复兴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有几个代表性事件: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位置,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2002年,中国加入WTO,这是我们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经济的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文化标志、经济标志、科技标志。?
(1)简述中国得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4分)?
(2)中国加入WTO,既给中国带来机遇,又使中国面临挑战。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应如何应对?(4分)
(3)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进步,也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繁荣。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与“与世界接轨”的表现。(4分)
参考答案:(1)一方面是中国长期斗争的结果,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形势的变化,第三世界的崛起;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4分)
(2)中国政府部门对经济管理从观念上、体制上都需要做必要的调整;各产业部门对自己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4分)
(3 1984年,上海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实行对外开放;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对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董仲舒新发展的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有震慑作用的学说是(?)
A.“春秋大一统”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仁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