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2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并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
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2、判断题 一位欧洲的环球旅游家,于1918年来到中国的某个大城市,在该城市他不可能见到
A.一群年轻人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
B.有人在谈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C.该城市刚好在举办大型舞会
D.读报纸时,看到一则征婚广告
3、判断题 20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的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的出现 ④两极格局的结束?
A.①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4、判断题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判断题 材料一:自1789年以来,每逢总统就职典礼的全国性日子,人们都要赋予为合众国作出奉献以新的意义。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今天,人民的任务是……。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后来的这若干年一直是生机勃勃的年代——是这个民主国家的人民获得丰收的年代。因为这些年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安全,而且我希望,也带来了更好的认识,即生活的理想是用物质以外的东西来衡量的。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而言,一个民主国家的这段经历是最重要的:它成功地度过了国内危机;它抛弃了许多邪恶的东西;它根据持久的路线建立了新的结构,而通过所有这些,
它坚持了民主的实际。?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总统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进入较快增长期,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得到加强,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进一步增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格局。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0%左右,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0%。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特点》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第一次)、奥巴马就任总统职务时,
他们面临的“人民的任务”各是什么?(8分)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所采取的战略举措有哪些?(1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