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B.西汉初年分封王国,郡国并行
C.元朝废除州县制,实行行省制度
D.明朝废除行省,地方设三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但是并没有废除州县制,而是在州之上设行省,地方上实行的是行省、州、县制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材料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2分)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 (4分)
[材料二]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两段材料皆据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分)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不得照抄原文)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 (6分)
参考答案:(1)第一个五年计划或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大办工业或大炼钢铁。? (2分)
(3)措施: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经济 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 (2分,其它表达,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国际因素:20世纪50年代;?“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威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分,每点1分,其它表达,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 (2分,每点1分,答出2点即可,其它表述,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中国共产党解决和实现国家工业化过程忠的曲折探索命题。注意从材料中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注意培养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三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变革的内容是( )
①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 ②1947年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③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④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项(3)(4)都未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不涉及生产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体现了敬畏人民力量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