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知识中,“事实”和“解释”并不相同。学习历史就要知道如何分辨两者的区别。以下的历史叙述中,属于“解释”的是?
A.西周建立后对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封邦建国制
B.魏晋时期的分裂,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引起的
C.商鞅依据军功授爵,爵位为二十级
D.孔子整理古典文献,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 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58年单位亩产量的惊人纪录是“浮夸风”的表现,并不符合当时的实际生产情况,农业合作化运动并不能正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率有作用,那作用也是有限的,并不可能出现“惊人”的结果。在当时的中国关于农业科技方面并没有显著的科技成果和应用,故C项也是错误的;虽然数字虚假,含水成分大,但反映出当时人民迫切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心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不正确的是
[? ]
A、实现了全球范围贸易自由化
B、标志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C、其决策采取“大国一致”的方式作出
D、彻底消除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9年3月,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映恢复高考制度历史的史诗电影《高考1977年》在上海举行首映礼,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恢复高考制度? (? )
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意味着“三下乡”活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错误,文革结束是在1976年;B项错误,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开始的;C项正确,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是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体现了社会的公平;D项与材料无关。
点评: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摆在了优先的地位,1977年,恢复了高考,千万人的命运被改变。与此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其它阶段的史实也需要掌握: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主要是扫盲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在80年代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曾说:“根据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唯一之‘因’;……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最高神?”“总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这说明
A.宋明理学与欧洲理性主义无本质的差别
B.欧洲启蒙运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营养
C.莱布尼茨根本否定基督教,否定人文主义
D.宋明理学本质上是一封建主义宗教神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莱布尼茨认为“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最高神?”和“天理”是造物主“,这表明其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是造物主的说教和表达了对程朱理学的高度肯定,天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创造了宇宙的一切否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所以C项说法最符合题意,A 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