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来讲,大多为百姓而“鸣”,只有一家为统治者而“鸣”,它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儒家强调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反对苛政和刑杀;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反对过多的扰民;墨家主张兼爱、非攻。ACD三项都是为民而鸣。法家思想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为君主而服务的。故选B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战国百家思想是考试的重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学生需要把握。与此相关的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上述四家的核心主张: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强调用“德”教化百姓。通过对祖先功绩的追忆,达到“民德归厚”目的,正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所以正确答案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载: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及其党羽,并逼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继位,史称“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做法违反了
①宗法制? ②“礼”? ③“三纲五常”? ④“民贵君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孔子强调的“礼”即周礼,是指西周确立的严格的君臣、父子等礼仪制度,用来调整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三纲五常”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而“民贵君轻”思想体现的是民本思想,与本题无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的共同点不包括
A.依靠和重用有才干的人实施改革
B.推动了封建化进程
C.促进了政治、经济发展
D.促使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