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党的十八后,习近平主席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振聋发聩、使人警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新唐书·百官志一》
材料二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中央权力的运行有何作用?(7分)
(2)材料二中,为了让“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约法》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目的何在? (3分)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如何设计“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现代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制约权力的机制内核是什么?(7 分)
参考答案:
(1)三省六部制。(1分)
作用:共议国政,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6分)
(2)制度:责任内阁制 (1分)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确立共和政体。(2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1分)
设计: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原则、群众监督、服从法律(4分)
内核:民主法制(2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的“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可以看出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结合“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及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监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
(2)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这时孙中山先生已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了防止袁世凯称帝,零食参议院制定了这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参议院可以弹劾总统,这样以防止袁世凯背离中华民国的宪法基础,维护共和制度。
(3)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可以看出中国靠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原则、群众监督、服从法律等制约权力。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材料三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形成,可以看出其共同的制约权力的核心是:民主法制。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20世纪初,俄国的沙皇制度集中体现了下列哪一阶级的利益
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帝制度,其基本的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故选A。B项是中枢权力机构;C项是地方行政制度;D项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统治巩固的重要的措施。BCD三项都非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自秦朝建立后,一致延续了两千多年。这中间历朝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政治的稳定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家的统一所起的作用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
A.郡县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行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