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3-15 20:39:25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晋·《三国志》 材料二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原为文学的代名词,是指古代中国文学中的 A.唐诗和宋词 B.《诗经》和楚辞 C.楚辞和汉赋 D.《诗经》和元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楚辞”, 因其代表作是《离骚》,又称“骚体”,后来泛称文学。故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点评:关于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高考的主要考点是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文学的主流成就是:春秋——诗歌?战国——楚辞?汉代——赋?唐代——诗?宋代——词?元代——元曲?明清——小说。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边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和中原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中原文化和族体也不断向边疆扩散,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输送到边疆,中原与边疆互相交流,不断丰富,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 ——吴仕民《民族问题概论》 材料二 (张骞通西域后)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就物产方面说,家畜有汗血马,植物油、苜蓿、葡萄、胡桃、蚕豆、石榴等十多种,这些物产的输入,给中国增加了新财富 。就文化方面说,有乐器乐曲的传入。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材料三 回纥人的服饰在唐朝广大人民中产生了深刻影响,有一段时期,回纥衣装成为社会的流行服。中唐诗人元稹在诗中写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唐朝宫廷妇女喜好在脸上化装着日月形膏痣,耳上带着耳坠,这也是吐蕃妇女原有风俗。 ——张岱年、季羡林《中国全史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他指的制度是 (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唐代三省制度 C.明代的内阁制度 D.清代的军机处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代的三省制”其长官是宰相,不符合材料“无相名”的说法,故A、B项不正确;明代废宰相,以殿阁大学士来为皇帝襄理文墨,备顾问,因此其“无相名”,后来并可以参机务,又“实有相职”,这是内阁,故答案选择C项。清代的军机处是加强皇权的额重要机构,并无“相职”,故D项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