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九鼎和九州和一个新的王朝、一个新的国家相关,而禹和夏王朝有关,而禹和商王朝毫无关系,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的建立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请同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是指什么?(4分)请用明清具体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
(2)结合史实并根据材料二概述自“光荣革命”至十九世纪中期,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3)材料三中的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什么?(2分) “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又是指什么?(2分)试根据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来分析“拆卸”的背景。(6分)
(4)结合上述三段材料归纳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2分)
参考答案:(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2分)
唐朝:三省六部制。(2分)
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
(2)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2分)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2分)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2分)
(3)旧体制“已拆卸”: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2分)
“新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2分)
背景:国际:19世纪末,欧美代议制度的不断发展。(2分)
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4分)
(4)趋势: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制度。(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秦汉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是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而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指的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例如,武则天的武举。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历史阶段,也是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最后的疯狂,明朝的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和清朝的雍正帝设军机处,都能充分的证明明清时期的“政府的确是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2)本题其实就是要回答出来“光荣革命”至十九世纪中期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包括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把君主的权利装进了笼子, 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国王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直到后来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工业资产阶级开始也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3)本题是在考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有关问题,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是封建君主制度已经被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已经被推翻也正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不能衔接的新制度”是指美国式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拆卸”的背景包括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国际背景是指国际上所流行的政治体制新潮流,即19世纪末,欧美代议制度的不断发展。国内背景指的则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等等资本主义发展之类的答案要点即可。
(4)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只可能是从君主专制发展到到民主制度,从人治发展到法治。材料一的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指的就是君主专制。材料二的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和材料三的“新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指的就是民主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制度的“大变动”;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据考证,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陈姓源流反映了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中涉及到分封的问题,可知C分封制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资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