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模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是墨家的主张,“语老师穿着时髦”与墨家思想背离。因此选择A。B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正确。C极少干预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D史老师关爱学生,体现了儒家仁爱的思想,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后代人经过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考查学生对孔子与孟子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此文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的含义中分析归纳。依据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知,孔子主张君臣之间有等级、名分、秩序;而材料“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反映了孟子主张君臣之间要相互尊重。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孟子”、“董仲舒”、“黄宗羲”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儒学发展历程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孟子“民贵君轻”,不代表他否定君主专制制度;CD两项表述“都”,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可知,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发展历程·孟子“民贵君轻”、董仲舒“君权神授”和黄宗羲“君主专制‘天下之大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明末清初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和广大知识分子力倡务实之风,主张改革,重实证、实测讲“经世致用”,这种现象 ( )
A.是专制政治暂时弱化的结果
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是知识分子反思晚明理学空谈心性之弊端的结果
D.是西方启蒙思想传播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经世致用”强调做学问应该有所用,而不能空谈义理。这是对宋明理学以来空谈心性之弊端的一种反思。故选C。A项错误,明清时期专制制度强化,而不是弱化;B项错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刚产生还很微弱,尚未形成一种思想潮流。D项错误,西方启蒙思想传入是在19世纪后期。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在对宋明理学思想反思的基础上,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解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墨家的思想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只不过是、仅仅是起到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的作用。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另外,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和“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是法家的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史》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