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列属于该决定核心内容的是
A.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B.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改革中心环节
D.设立经济特区
2、判断题 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这反映出(?)
A.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
B.突破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传统观念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3、判断题 1992年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说过:“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
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
C.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肯定
D.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4、判断题 我国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央政府这样决策的主要依据是;
A.这些地区交通非常便利
B.这里华侨众多,容易吸引外资
C.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
D.人们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经营方式
5、判断题 2011年,我国CPI指数屡创新高,老百姓对通货膨胀的感受真真切切。改革开放之后,在此次通胀之前,中国发生过三次通货膨胀,第三次通货膨胀出现在1992~1994年,其物价上涨率一度高达21.7%。与第三次通货膨胀相关度最高的历史事件是
[? ]
A.两极格局的瓦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B.美国“新经济”对中国的渗透
C.由发放票证、限额供应商品到市场自由定价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而采取了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