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图是1913年《时事画报》刊登的题为“女学渐兴”的时事画。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清政府实施的新式教育举措?②近代民主运动提倡男女平等
③张謇等投资近代教育以救国?④新文化运动要求反对旧传统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近代教育环境变迁的理解能力。根据题中的时间1913年,故④与之不符;根据图中文字材料中的“第十五学期”所以看出该女子学校从清末即开始办理,故①正确;张謇投资创办的是近代企业,而非学校,故③错误,综合来看,A项组合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
技术门类
| 西方发明
| 上海
| 重庆
|
铁路
| 1825年
| 1876年
| 1934年
|
天气预报
| 1856年
| 1873年
| 1939年
|
电话
| 1876年
| 1882年
| 1912年
|
电灯
| 1881年
| 1882年
| 1906年
|
汽车
| 1883年
| 1901年
| 1928年
|
无线电
| 1896年
| 1909年
| 1928年
|
①中国科技近代化沿海比内地早?②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
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交通和通讯技术?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科技近代化沿海比内地早;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而③④项无法从材料中获取。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A.人心是万物的本原
B.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
D.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人心是万物的本原、知行合一是心学家的观点;格物致知是理学家的观点,因此ABC都不符合题意;但两派都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D符合题意。
点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不同点: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本原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
理是内在的“心”。
哲学类别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方法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相同点:
1、内容: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2、哲学范畴:都强调现有意识再有物质,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3、本质:都以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治。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恐怕是炎黄子孙最熟悉的歌曲。Macao能够顺利回归,其因素包括
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
③中英坚持外交途径解决?
④回归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看,周恩来的言论是在讲由于历史的发展使得我国各民族最终形成了杂居的现状,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原因,题目要求从材料中寻找,所以应该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