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近代以来,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具体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太平天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各家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一时间报纸成为抢手货,从此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据有关媒体报道,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28.9%,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列有关互联网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
A.和报纸、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三媒介”
B.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授
D.有些同学沉迷网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互联网就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C排除;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章等等),B排除;信息交换趋向于个性化发展(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因而容易使人上瘾,D排除。
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法国陆军部曾在战争期间为了宣传的需要,成立了陆军电影处,调集一批摄影师,拍摄战争新闻片和纪录片,发行电影新闻周报《战争纪事》。法国这样做
A.表明法国科技促进了电影发展
B.说明电影是记录历史的新手段
C.反映电影是文化的载体与媒介
D.目的是用电影配合国家的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为了宣传的需要”可知拍摄战争新闻片和纪录片是为了国家政治的需要,所以D正确;ABC本身表述正确,但不是题干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了国家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广播
B.铁路和飞机
C.电影和电视
D.网络和漫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20世纪初欧洲文化变迁媒介的有关内容。从材料中“20世纪初”可以判断出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应是报纸和广播。A正确,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