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到1841年又增至35万。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曼彻斯特是英国著名的纺织工业城市。18世纪后半期,曼彻斯特的纺纱厂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说明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迅速壮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 关于工业革命,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题考查了一道类似的题目: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蒸汽机发明以后,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5世纪末16世纪初所谓“地理大发现”的真实含义是( )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
D.欧洲人发现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原先的认识,世界仅有欧洲、亚洲和非洲等三大洲,三大洲之外则大海,地球是天圆地方,边缘是很危险的。新航路开辟过程,人们逐渐发现了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改变了原先对地球的认识,由此可知,ABC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成果,但不是符合题意,D项正确。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点评:解答本题须抓住:地理、发现,结合新航开辟的意义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表摘编自E·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一书。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斯塔福特郡的矿厂女工的周工资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得知,表中的这些年龄阶段的女工都是孩童。女童工也有工资计价,而且工资详细,这说明女童工在工业革命中使用比较普遍,工资随着年龄增长才增长,没有保护儿童的意识,早期的工业时代只是追求剩余价值的利益,缺乏人文关怀。选择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手工工场规模扩大,手工业者人数激增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产品在世界广受欢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
①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和中心
②由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③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①、②项其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