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 (1)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体制?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一组图片到第二组图片的转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两组图片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组图片反映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组图片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最大的区别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从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2)措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1997年,中共十五大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新思想。 (3)可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来谈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国 [? ] A、应利用共同优势条件,着重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 B、要优化利用国际资本,发展资本密集型经济 C、应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要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大力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的第五个经济特区出现于? [? ] A.1978年 B.1979年 C.1988年 D.1980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概括指出1949~1952年底、1956~1978年以及1978年以后三个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1949~1952年底,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存在与发展,从1956~1978年;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1978年以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949~1952年底: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t956~1978年;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78年以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史实再认、再现能力,对有关史实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1949~1952年底我国处在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时期,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些特征决定了所有制结构的状况是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存。1956~1978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产生了“左倾”错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事实上我国基本上就是国营经济或集体经济了。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出现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适合我国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的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