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上述材料说明
[? ]
A.文章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C.“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
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9年春,广东省委书记提出:“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1979年春”、“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搞贸易合作区”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初对经济特区的设想,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背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由1991 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

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察学生的史学常识和判断分析能力。图片反映该书的后记“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体现了该书的主题——改革,再结合一、五、七目录,分别将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由此可判断出选D。A项错误,并未体现平凡冤假错案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虽然说得是改革的内容,但是并非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进程的记录,而是创新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
A.深圳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体现中共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
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③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赎买政策 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共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制定方针、路线和政策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所谓“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独创性地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革命道路、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赎买政策、“一国两制”的构想均为中共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作出的正确决策。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有共产国际的指示。故依题意应排除①项,选取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