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定军山》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根据材料分析有误的是?(?)
A.社会生活的西学东渐存在地区差异
B.上海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城市之一
C.上海和内地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D.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焕发生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内地富有者...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定军山》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即可说明社会生活的西化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同时上海汇集了西方的文明成果。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等措施,迅速实现了经济稳定;1950年中国的经济状况依然很糟,基础薄弱;合理调整工商业是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状况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人民收入是不可能迅速增加的,故选A
点评:关于新中国的经济措施,还可以考查:没收官僚资本、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政府帮助恢复生产等措施,另外新中国初期巩固政权的政治斗争也是常考的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明理学包含的积极精神有(? )
(1)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2)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3)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4)显示人性庄严
A.(1)(2)(3)(4)
B.(1)(2)(3)
C.(1)(3)(4)
D.(2)(3)(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仁政”学说
A.强调与民休息
B.协调统治关系
C.重视人生修养
D.增强作战能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了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点。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材料中的“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可知孟子的“仁政”学说侧重于协调各阶级的关系,推论出B选项是正确的。联系教材关于该知识点的说明,A是道家思想,C材料没有体现,D是法家思想。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大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从哪些方面进行社会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改革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5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6分)
参考答案:(1)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3分)
(2)将民生问题摆在国家建设的首位;明确提出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明确提出了通过政府调节解决社会福利问题。(6分)
(3)通过立法保障工人的权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影响:在一定程序上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5分)
(4)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文字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从材料一中““富而可求也,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信息归纳出答案。第(2)问从材料二中“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种种公共之需”等信息从民生问题;社会福利等信息来归结答案。第(3)问第一小问对应材料三,依据材料三“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等信息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就爱哦度综合归纳。第(4)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并结合所学从自由主义和计划经济两个方面去综合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罗斯福新政措施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角度综合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