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
材料一: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
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的儿童全部入学。
材料二: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
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
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为民办,规模不大。
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日两国在近代教育上的差异?(9分)
(2)分析教育改革的差异对两国近代化的不同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差异:日本:政府制定国民义务教育制度;(2分)大、中、小学体制完备;(2分)国民受教育比例高。(2分)中国:洋务运动运动只有技术学校,未建立近代教育体制;(1分)维新变法运动中只设少数新学堂;(1分)近代教育体制建立比日本晚30年。(1分)
(2)联系:日本实现近代化的重要经验是教育兴国(或教育改革推动了日本近代化发展的速度。)(3分)清政府不洋重发展近代教育,严重阻碍了近代化进程。(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造成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盛行和积极对外侵略扩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日本国内市场狭小
B.周围邻国衰弱
C.藩阀长期垄断政权
D.日本成为世界强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国家通过改革摆脱了殖民危机并走上了狄立发展道路的是
①俄国?②日本?③中国?④埃及
A.②④
B.①
C.①②④
D.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通过改革摆脱了殖民危机并走上了狄立发展道路的是日本。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中,实施削弱割据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文明开化
B.殖产兴业
C.土地私有
D.废藩置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是弄清备选项中四项措施的内涵,只有废藩置县削弱了封建割据势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