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
A.议会是唯一的立法机关
B.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C.枢密院成为咨询机关而非决策机关
D.实行君主立宪,天皇解散议会是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错误的;天皇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C项枢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末,日本建成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它的部分资金来自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赔款,铁矿石来自中国大冶铁矿。它投产第一年生产的钢铁就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产量的82%。据此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①日本政府大力发展近代企业②日本的钢铁行业已经出现垄断 ?
③日本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④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对外侵略和掠夺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日本在明治政府时期对待世界文明的态度表现为( ?)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②翻译西方著作
③许多政府官员提出“脱亚入欧”④生活习俗的西化
A.①②④
B.②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文明开化”的表现,①②③④都表明日本积极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倡导“文明开化”。
点评:2009年高考福建文科综合卷选考题就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题,注重考查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对基础和主干知识的掌握,如了解两次变法内容,理解近代化的多样性;注重对三维目标学科知识能力考查,尤其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如考查两国变法比较,探讨改革原因与成败等;此外还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材料进行知识理解运用的能力,如要求学生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学习明治维新的理由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道:“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材料中的“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 ]
A.下级武士
B.大名和武士
C.广大民众
D.上级武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