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同之处有?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改革了原有生产关系?③促进了社会性质改变?④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比较的能力,商鞅变法实现了社会性质的转变,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②削弱了宗室贵族的势力
③形成了新的经济基础 ?④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军功爵制”是政治的制度,与经济发展无关。形成了新经济基础的是改革中的废井田开阡陌,所以排除第三项,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1)根据材料一,概括提炼商鞅变法的措施。(1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所采取的具体措施。(8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则材料中“务本”思想的区别。(6分)分别指出上述“务本”思想所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什伍连坐;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12分)
(2)继续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劝课农桑,戒奢从简。(8分)
(3)区别:前者强调以农为本。后者不仅强调以农为本,更强调以民为本。(6分)
商鞅的“务本”思想:促进秦国农业的发展,国家实力增强,封建制度确立。(4分)唐太宗的“务本”思想: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等信息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措施是什伍连坐;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2)此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做为指导思想,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劝课农桑,戒奢从简。(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和唐代宗的思想都是重视农业,但是商鞅主张用严刑峻法管理国家,而唐太宗主张以民为本。二者的思想产生的影响可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和唐太宗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想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
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
C.北魏公主可下嫁汉族地主
D.迁都洛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 A C D三项是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举措,而B项有利于抑制官员的腐败和对底层民众的盘剥,但与促进民族融合无关,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其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②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③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