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出现的新面貌主要表现在
① 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
②全国人民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
③广大中青年积极参加高考考试
④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整顿初见成效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文革结束后,我国进入徘徊时期,但也㈩现了许多新气象。邓小平重新恢复丁作,并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知识分子和知识重新受到尊重;重新确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恢复了高考制度;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思想领域出现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必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多元文化和少数民族。世界上有很多和中国一样的多民族国家,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处理好多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民族政策为世界在处理多民族关系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主席瓦格斯教授
材料二?“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海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请问答: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根据少数民族特点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3分)为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1分,不得照抄原文。)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却延续了共和党人当政时期的政策,这说明了什么?(3分)
(4)统一是历史趋势,1987年以来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哪些突出表现?(3分)
参考答案:(1)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先后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分,如答出“《民族区域自治法》”也可得1分,但本小题得分不得超过2分)
(2)因素:两岸民族认同感的亲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优势可以互补。(3分,每点1分。只要贴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但本问总分不能超过3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2分)
(3)①政策:维持现状(或不独不统)。(1分)
②说明:两党制定政策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两党的阶级属性相同;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3分,每点1分。只要贴近材料,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但本问总分不能超过3分。)
(4)表现: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商谈达成“九二共识”;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2008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通”(通商.通航.通邮)。(3分,每点1分,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早期,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普遍建立了共和国,符合当时的农业状况的史实是
A.土地集中的现象大大改善
B.农民依然遭受封建与半封建剥削,大部分沦为佃农
C.大地产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大种植园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可知,拉美国家虽然独立很早,但独立后实际处于半殖民地地位,经济上的大地产制使土地大量集中,政治上是考迪罗制(独裁)。所以A、C、D都不符合,则B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国情决定的 ?
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邦制不一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所以②说法错误,再结合材料信息,③④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
A.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B.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C.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可知人大代表的选举以一定比例的人口为基础,同时适当照顾城市,这就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故B项为最佳答案;A项中的“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C项中的“为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法制保障”、D项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材料中都无法体现,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