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试概述17世纪自然科学的突破性成就,你认为17世纪产生这些科学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成就:①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学,把变量引进数学,实现了从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变,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2分)②牛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创立了牛顿力学体系。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2分)③哈维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是现代生理学的起点。(2分)
(2)原因:①17世纪的欧洲已开始向资本主义迈进,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成为主要动力。(3分)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和理性的风气促进了科学的迅速发展。(3分)③笛卡尔、牛顿、哈维等优秀科学家的科学实践和刻苦钻研。(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实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注意时代背景并学会运用史论结合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A.《诗经》反映社会变革的趋势
B.《诗经》开创现实主义文学先河
C.《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诗经》材料中提出“思无邪”即思想纯正的意思,思想属于社会教化的一个方面。因此选C。其他三项都无从体现。
点评:要注意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理解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其发展演变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同时儒家思想又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是? (? )
A.铁路
B.航运
C.航空
D.邮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铁路因为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和台湾长期处于隔绝状态。造成这一问题的最初起因是
A.蒋介石败退台湾
B.美国军队进驻台湾
C.联合国大会决议
D.国共两党性质不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选项A在1949年4月;选项B在1950年6月,选项C应是对事实的确认,选项D是深层次的原因。故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如唐德刚的成名作《李宗仁回忆录》中,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它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到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这本书至今是现代口述史的代表著述。材料反映的口述史研究特点不包括
A.已从传统口述史学发展为现代口述史学
B.以搜集和使用口述史料作为研究方法
C.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
D.口述史料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口述史是记录历史的古老形式,唐德刚给口述史注入了新的因素,树立了活的范例,说明已从传统口述史学发展为现代口述史学;“李宗仁本人口述占15%,其它的85%是从报纸、图书馆到处搜求资料补充、考证而成”说明以搜集和使用口述史料作为研究方法
,也说明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口述史料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来源,从材料中反应不出来;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历史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依据的材料)。按内容分类: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档案、家谱、日记等。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如遗址、家具、旧照片等。③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资料)如神话、民谣、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