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门下省
D.尚书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宗教改革后,在欧洲出现了三教鼎立的局而。下面不属于这三教的是
A.天主教
B.新教
C.东正教
D.英国国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教材对新教的解释,英国国教不属于路德教。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思想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17世纪后期科学思想革命中最重要的先驱是
A.达尔文
B.牛顿
C.伽利略
D.法拉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注意时间“17世纪后期”即可解答,伽利略生活在17世纪前期排除。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
A.调动职工积极性
B.按劳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施“走出去”战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大力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增强企业活力,答案选C,A B D三项表述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考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农村体制改革和城市体制改革,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搞活国有企业。同时,需要注意的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领先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牢固的社会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
B.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
C.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
D.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逐步客观化,本题需要注意对于实质的理解,从“夷”到“洋”,看不出有“崇敬”的意思,排除A,这一时期的中国人仍然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好的,只是科学技术不如西方,也就是说,“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仍然存在,排除C. 虽然中国被西方侵略,但中国人从来也没有同化于西方的文化统治之下,排除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