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1998年,有一机构对大学生进行闯卷调查,其中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作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 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提出“三个面向”? ④提出“教育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教育大革命”不是邓小平提出的,而且这种教育上的“大跃进”导致高校良莠不齐,片面强调突出政治,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混乱现象。可排除④提出“教育大革命”。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D.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含义是利用先进的科学生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以此作为创办新式学堂和学会的口号,主要为了减少创办新式学堂和学会的阻力,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故答案选A。B项没有正确理解“中体西用”的含义。材料中没有提出创办人的身份,故C、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以“中体西用”思想为切入点,考察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关于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想,除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其基本含义外,还把其作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一个进程以材料题的形式进行命题。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陈舜玉是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唐县“豆选”(老百姓用投豆子的办法进行民主选举,豆子多者当选)的第一任女县长。这一史实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A.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豆选”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边区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D.物质条件艰苦,工作方式因陋就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的的能力,切入点是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解答本题注意“否定式”,依据材料“第一任女县长”“豆选”分析ACD都与材料信息相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唐太宗
A.调动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
B.注重君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
C.将中央的决策权转移给宰相
D.从纷繁的事物中解放了出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知,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毛主席所讲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何时退出历史舞台
A.1949年
B.1952年
C.1956年
D.1978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