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这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
材料一 有人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村干部坐
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材料三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改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述观点产生的最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2)材料二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2分)?
(3)材料三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3)变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经济及其他经济占有较大比重(3分)
方向: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3分)
(4)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为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4)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的主要成果有
①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④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 ]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下列各项中关于南方谈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新的概括
B.谈话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
C.谈话认为计划和市场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D.谈话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途中发表一系列讲话,史称“南方谈话”,被选项中A B C三项均是南方谈话的内容,而D项来源于1982年《关于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不属于南方谈话的内容,故答案选D项。
点评:高考对邓小平理论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背景;②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③“一国两制”思想;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以及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对其的考查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尤其是将其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综合起来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报告显示这18个地方不仅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就,而且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这是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
①首次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④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A.②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
B.市场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中美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
D.经济特区取得快速发展,经济活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不能表明民族产业面临挑战,也不能说明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地位,D项与材料无关。材料表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市场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