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这里的“变政”是指( )
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 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推知,这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判,维新派主张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实行变法,改革教育制度,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①实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并非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故①错误的,排除含有①的选项,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点评:此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
A.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
C.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D.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拯救中国的思想武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和C项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他们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影响,联系史实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了指导作用,成为拯救中国的思想武器。故,此题应选D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点评:此题为程度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题型特点: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解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题干与选项之间不是一种正、误关系或有、无关系,而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关于新式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出现在洋务运动时期
B.以自然科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C.以培养从事实际业务的有用人才为目标
D.导致了1000多年科举制的废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式学堂的创办与科举制的废除并无必然联系,新式学堂是教育体制的变革,而科举制的废除则是因为其不适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而进行的选官制度的改革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抑儒尚法
C.抑儒抑法
D.尊儒尚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传统专制观念的斗争。它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的封建思想。A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项“尊孔复古”逆流泛滥不符合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C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故此题选D项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就此题而言设置较为简单,只要读懂题干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