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右图反映了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措施,这一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
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C.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21~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93.2%。胡佛总统曾骄傲地宣称:“感谢上帝之助,贫困从这个国家的绝迹指日可待。”对此材料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B.实际消费能力大增
C.制度矛盾基本消除
D.企业家盲目扩大生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借助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929年经济危机前的几年,美国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经济的繁荣并没有落实到太多的大众手中,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实际消费能力无法跟上生产的步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发了29年的经济大危机。因此ABC都是不准确的。从材料中增产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家盲目生产。故选D。
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无法解决。资本家盲目生产的本性必然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会频繁发生,20世纪30年代后,罗斯福进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实验,缓解了危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此外,法国采取“输出限额制”,德国创立“以货易货制”,其他国家纷纷效法。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请完成:?
(1)美国为何要提高进口税率?其目的是什么??(4分)?
(2)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这种关税战造成了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1)美国提高进口税率的原因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市场产品大量积压,所以要限制外来商品。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的生产,抵制外国商品的竞争。?
(2)这种关税战造成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紧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混乱,使危机进一步恶化。?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美国胡佛政府为了转嫁和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便采用了提高关税的办法。而这种办法很明显是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于是,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做法纷纷采取报复措施,即也是采取提高关税等措施。这些行为,不但没有减少经济危机带来的困难,而且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使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史论结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垮掉的一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流派,它出现于50年代中叶,风行于美国。伴随其国内繁荣富强而来的是高度的紧张和分裂,统治阶级患了共产主义恐惧症。该流派的作家抵制对外战争及种族隔离,用怪癖的内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沦的态度来表示对社会的不满。下面与“垮掉的一代”流派产生的背景无关的是
A.种族歧视
B.朝鲜战争
C.美苏冷战
D.经济滞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垮掉的一代”“出现于50年代中叶”可以得出其产生的背景是种族歧视、朝鲜战争和美苏冷战;而“经济滞胀”出现的时间20世纪七十年代。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工作积极性
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宇?
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