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这一说法形成于
A.夏商
B.东周
C.秦汉
D.隋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商鞅变法中提出了“重农抑商”政策,所以把商业放在最早的说法在东周时期,B正确,AC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孙中山认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三大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孙中山指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为解决这一问题,他提出 “一劳永逸之计”,把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相结合,即民生主义。故选C。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理学即是三教合一的新儒学,三教指
①儒学 ②道教③佛教④基督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东汉后期,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直接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北宋的儒学家们为了抬高儒家的地位,吸取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形成“理学”,A为正确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产生的背景。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元朝时期,黄道婆推广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造成的影响是
A.导致了丝织业生产的衰落
B.改变了中国纺织业的产品结构
C.促进了欧洲纺织技术发展
D.棉布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元朝黄道婆推广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对中国的影响是改变了中国纺织业的产品结构,使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没有涉及对外的销售和欧洲的影响,也不会影响丝织业生产的衰落,所以正确的是B项CDA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支持哥伦布开辟美洲新航路的国家是
A.英国
B.意大利
C.葡萄牙
D.西班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注意区分哥伦布的国籍和支持的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