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 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三演进完成于
A.西周
B.秦汉
C.隋唐
D.明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结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的是在秦汉时期,结束门阀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实行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期,故选C。根据材料分析,A项时期属于封建时期;B项时期属于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时期;D项是实行科举制时期,但是在隋唐以后。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元朝行省制度、秦朝郡县制、周朝分封制,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序,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表中列举的四个特征分析,符合宋代重文、冗官、经济机构增加(如转运使、三司等)、印刷术发展、分割军权的特点。因此选C。
考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北宋采取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了“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
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和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A项说法明显错误,材料与“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无关;C项封建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提高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说法错误,?唐末藩镇割据较为严重,从简表不能反映出“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本题选B项,自秦统一直?至今天,我国地方行政体制经历了一个在“二级制”与“三级制”之间反复变更的过程,似乎形成?了“二级制—三级制—二级制?”的循环往复。而这种自发形成的历史现象,深刻反映出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因此选B。
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数字表格型选择题【题型特点】试题题干主要是通过表格呈现,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解题技法】(1)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根据问题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2)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元朝设宣政院,管辖的地区是
A.澎湖和琉球
B.河北、山东
C.西藏
D.岭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