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宋史专家邓光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的史实是
A.知州“三岁一易”
B.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本题的限制条件是“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互牵制”,与之符合的是宋朝的知州和通判;知州“三岁一易”不能体现相互牵制,排除A项;B、C两项都是中央官职,不是州郡政府,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侍从、秘书等
D.实行郡国并行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 联系汉初错误的认为没有分封是秦朝灭亡的原因,实行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和封国制并存,因此选D。
考点:郡国并行制
点评:汉至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的措施及特点。
(1)措施: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收回王国部分权力;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对地方的监察。②宋朝吸取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分割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③元代地方设立了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明朝,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浙江省古称“江浙行省”。“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最早出现在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的演变。元朝在古代最早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故“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应起始于元朝。故本题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始皇确立到辛亥革命结束,历代王朝沿用了2000多年。这一制度内部隐含有两对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二是皇权与相权。那么,历代君主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手段、制度措施来削弱相权呢?考生只要回忆课本知识,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玄武门之变”的实质是
A.民主与专制势力的较量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
C.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的反映
D.革新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对政权的争夺。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取了皇位。 故选B。A项错误,玄武门之变的双方并无民主力量;C项错误,二者均非地方力量;D项错误,二者均非革新力量。
考点:玄武门之变
点评: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玄武门之变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