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朱熹和王阳明都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唯心主义哲学派别;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故选B。A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属于王阳明的心学。因此①④均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儒学以“六经”为基本文献,下列经典不在“六经”之列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体现了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体现的当然就是典型的天人感应思想,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另外,天人感应思想和其它的三个选项是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天人感应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受欧洲中世纪思想影响很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新的经济形态”是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处于萌芽状态,故A项不正确;“时代性的缺陷”是中国始终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故C项不正确;“中世纪末期的产物”是指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的产物,故D项不正确。材料意思说明“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本题以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评价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点评:关于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着重把握每位思想家的观点,多用新情境、新材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命题;同时,也可以把其放在明清时期整个社会大背景中进行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天人边际,合而为一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备选项的内容A D两项强调的是人与人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B项强调人自身关系的和谐符合题意,C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答案选B。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考查,高考的考查角度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内涵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民本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异同比较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中精华的继承。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