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所以本题答案选A.,B只是王阳明个人的思想,C和D是程颐和朱熹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B项是孟子的思想观点,故选B。A项是荀子的观点,C项是墨子的观点,D项是韩非子的观点,均排除。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图一“威武不能屈”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和人格修养;图二“人要无为”体现了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因此B符合,其他三项不对,法家主张法治、集权和改革,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考点: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
考纲
背景
派别、代表、著作
思想
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
井田制瓦解
周王室衰微
诸候重士
私学兴起
儒
孔子
“六经”
①核心是“仁”
②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复礼
③教育:有教无类
孟子
《孟子》
①仁政和民贵君轻 ②性本善
荀子
《荀子》
①仁义、王道并用,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②性本恶
道
老子
《道德经》
①万物本原是“道” ;不停运动,对立面相依不断转化。
②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万物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能获精神自由
法
商鞅
中央集权、奖励耕战、重农抑商等
韩非子
①依法治国(法术势、中央集权) ②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故应改革
墨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和节俭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①孔子? ②孟子? ③荀子? ④庄子
A.①②③
B.②③
C.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古人期待“天下士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着皆欲立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疾其君者皆欲赴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 |